| 一、課程基本資料:
|
| 學制:日二專 |
科別:幼保科 |
| 課號:2061083、H061101、N061101 |
學分數/時數:2學分、2學分、2學分。共36小時 |
| 課綱中文名稱: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 |
課綱英文名稱:Observing and Recording Young Children's Behavior |
|
|
先修科目: 無
|
|
課程期程: 學期課程
|
|
課程類別: 校訂必修
|
|
課程屬性: 學科
|
|
證照輔導課程: 否
|
二、校融入課程:
■ 品德教育
|
三、核心能力權重:
| 校核心能力 |
人文素養 |
專業實務 |
多元學習 |
敬業樂群 |
創新服務 |
問題解決 |
總和 |
科(中心) 核心能力 |
特殊幼兒 輔導能力 |
嬰兒托育能力 |
幼兒教保能力 |
兒童相關 產業藝能 |
專業倫理 關懷能力 |
專業成長 創新潛能 |
實務證照技能 |
|
科(中心) 核心編號 |
506A1 |
506B1 |
506B2 |
506C1 |
506D1 |
506E1 |
506F1 |
|
權重 百分比 |
10 |
25 |
25 |
5 |
15 |
15 |
5 |
100 |
|
四、課程摘要:
本課程旨在介紹針對嬰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的重要觀念及記錄方法深入探討,以培養學生對於幼兒行為觀察之知能與技能,並運用於未來職場中。課程內容(單元主題)包括:幼兒行為觀察的基本觀念、幼兒行為解釋與發展的理論、觀察法的類型與記錄方法、幼兒行為的觀察策略、及諸多幼兒觀察之方法如日記法、軼事記錄法、樣本描述法、時間取樣觀察法、事件取樣法、檢核表、評量表等觀察方法及觀察系統的使用。授課方式以授課以講述法為主,同時運用投影片、影視媒體等輔助教學,並輔以討論及小組活動與討論,冀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並加深學習效果。
|
五、教學目標:
| 教學目標 |
對應科核心能力之編號 |
| (一)增進學生對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的認識及興趣。 |
506B1/嬰兒托育能力 506B2/幼兒教保能力
|
| (二)培養學生對於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的能力與技巧。 |
506B1/嬰兒托育能力 506B2/幼兒教保能力
|
| (三)學習將對於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的能力與技巧,運用於幼兒保育實務工作中。 |
506D1/專業倫理關懷能力 506E1/專業成長創新潛能 506F1/實務證照技能
|
|
六、課程大綱:
學期 別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分配 節數 |
融入課程 名稱/時數 |
| 1/1 |
1.嬰幼兒行為觀察的基本觀念 |
1-1觀察的意義 1-2觀察的重要性
|
2 |
|
| 1/1 |
2.嬰幼兒行為解釋 |
2-1嬰幼兒行為解釋 |
2 |
|
| 1/1 |
3.觀察前的準備 |
3-1觀察員的準備 3-2觀察的工具 3-3嬰幼兒之觀察準備 3-4新生兒之觀察 3-5學步兒之觀察 3-6 學齡前幼兒之觀察
|
2 |
|
| 1/1 |
4.觀察法的類型與記錄方法 |
4-1觀察的類型 4-2觀察記錄方法的簡介 4-3觀察的專業需求
|
4 |
品德教育/1
|
| 1/1 |
5.嬰幼兒行為的觀察策略 |
5-1觀察的程序 5-2客觀的觀察記錄 5-3觀察指引 5-4觀察偏差的因素
|
3 |
|
| 1/1 |
6.日記法 |
6-1早期的嬰兒傳記 6-2日記法記錄的方式 6-3日記法的優缺點
|
2 |
|
| 1/1 |
7.軼事記錄法 |
7-1軼事記錄的要領 7-2軼事記錄的優缺點
|
2 |
|
| 1/1 |
8. 樣本描述法 |
8-1樣本描述法的觀察指引 8-2資料的整理與判斷 8-3樣本描述法的優缺點
|
2 |
|
| 1/1 |
9. 時間取樣法 |
9-1記錄的方法 9-2時間取樣法的觀察指引 9-3時間取樣法的優缺點
|
2 |
|
| 1/1 |
10.事件取樣法 |
10-1事件取樣法記錄的方式 10-2事件取樣法的優缺點
|
2 |
|
| 1/1 |
11. 檢核表法 |
11-1檢核表的形成 11-2檢核表法之優缺點
|
2 |
|
| 1/1 |
12.評量表法 |
12-1評量表的種類 12-2評量表的優缺點
|
2 |
|
| 1/1 |
13.觀察資料整理與系統運用 |
13-1觀察資料整理 13-2觀察系統的使用
|
2 |
|
| 1/1 |
14.嬰幼兒觀察與檔案評量 |
14-1建檔的重要性 14-2建檔的方法
|
3 |
|
| 1/1 |
期中考 |
期中考考試 |
2 |
|
| 1/1 |
期末考 |
期末考考試 |
2 |
|
|
七、學習成效評量指標:
| 學期別 |
評量指標 |
對應評量指標之編號 |
| 1/1 |
1能說明嬰幼兒觀察的意義與重要性。 |
506B1/嬰兒托育能力 506B2/幼兒教保能力
|
| 1/1 |
2能適當解釋嬰幼兒行為。 |
506B1/嬰兒托育能力 506B2/幼兒教保能力
|
| 1/1 |
3能描述進行嬰幼兒觀察前的準備。 |
506B1/嬰兒托育能力 506B2/幼兒教保能力
|
| 1/1 |
4能運用嬰幼兒行為的觀察策略。 |
506D1/專業倫理關懷能力 506E1/專業成長創新潛能
|
| 1/1 |
5能適當選用合宜的觀察記錄法。 |
506D1/專業倫理關懷能力 506E1/專業成長創新潛能 506F1/實務證照技能
|
| 1/1 |
6能說明統整觀察資料的方法。 |
506D1/專業倫理關懷能力 506E1/專業成長創新潛能
|
| 1/1 |
7能指出嬰幼兒觀察資料建檔的重要與方法。 |
506D1/專業倫理關懷能力 506E1/專業成長創新潛能
|
|
| 八、教學要點:詳見課程教學計畫
|